在
中国市场引入战略股东或者出售特许经营权方面,最终
麦当劳还是走到了肯德基的前面。
日前,《纽约邮报》报道称,麦当劳在中国内地、中国香港,以及韩国的2800家
餐厅,或许已经找到了最后的买家。20年期特许经营权的竞购估值在20亿-30亿美元。
8月25日,麦当劳相关负责人对《华夏时报(公众号:chinatimes)》记者表示,现在我们尚未做出任何决定,目前评论仍为时过早。
据记者了解,今年3月底,麦当劳中国宣布计划在中国内地市场、香港及韩国等地引进战略投资者。
此前,曾传出有意竞购麦当劳中国地区特许经营权的买家众多,其中不乏首旅集团、首农集团、三胞集团、中国化工、新希望集团、华润集团、中国信达等公司。然而竞购进入第二轮,多家中资机构跟进,彭博社报道称中国信达资产管理、三元食品、三胞集团及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获邀递交第二轮竞标。
而当日记者也曾致电其中几家公司,但得到的多数回应却是,目前并没有关于该事情的官方说法。
资料显示,截止到2015年底,麦当劳在中国有超过2200家门店,其中只有约35%的门店是特许经营,而麦当劳在全球的餐厅超过80%是由当地的被特许人持有及管理。
实际上,在中国市场餐饮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同时,外资快餐巨头的业绩也进入低谷,不仅是麦当劳,肯德基在国内市场的业绩也降至增长冰点。
数据显示,百胜2012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68.98亿美元。而2015年的收入数字仅仅只有69.09亿美元,三年间的增长数据几乎聊胜于无。
“在百胜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入谈判僵局的背景下,麦当劳快速布局,或许是为了借机赶超肯德基,试图实现关键时期弯道超车。”有市场人士对记者分析说。
麦当劳能否通过对特许经营权出售,实现在中国市场反转?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。